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7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9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建立并评价弹性蛋白酶诱导小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骨质疏松症模型。方法:24只健康雌性8周龄C57BL/6小鼠(重约18 g)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予以气管内滴注生理盐水,实验1组和实验2组气管内滴注弹性蛋白酶,对照组和实验1组继续饲养8周后处死,实验2组继续饲养12周后处死。HE染色评估对照组和实验组小鼠肺组织与胫骨组织病理学改变。ELISA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与血清相关炎症因子含量。Micro-CT检测小鼠股骨骨量相关参数。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检测破骨与成骨相关基因表达情况。结果:肺组织病理显示实验组肺泡结构紊乱,肺泡壁变薄或断裂,肺泡腔扩大。肺泡灌洗液炎症因子IL-6与TNF-α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01),血清炎症因子IL-1β与TNF-α较对照组明显上升(P<0.001)。实验组BV/TV (骨体积分数)、Tb.Th (平均骨小梁厚度)与Tb.N (平均骨小梁数)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0.05),实验组Tb.Sp (平均骨小梁分离度)和BS/BV (骨表面积分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小鼠胫骨组织破骨相关标志基因表达增加(P<0.05),成骨相关标志基因表达下降(P<0.05)。实验1组与实验2组结果均呈时间依赖。结论:该研究应用弹性蛋白酶成功构建COPD合并骨质疏松症模型,为今后探究COPD合并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提供合适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局部注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手腕部腱鞘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62例RA手腕部腱鞘炎患者分别给予超声引导下(超声引导组,n=37)及触诊引导下(触诊引导组,n=25)手腕部腱鞘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和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对比分析2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2、4及12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28关节疾病活动度(DAS28)、灰阶超声(GSUS)、能量多普勒超声(PDUS)评分及治疗有效率。结果 超声引导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0%(1/37),触诊引导组为20.00%(5/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超声引导组治疗后4、12周VAS评分及DAS28评分均低于触诊引导组(P均<0.01);治疗后2、4及12周PDUS评分均低于触诊引导组,治疗后12周GSUS评分低于触诊引导组(P均<0.01);治疗后4、12周治疗有效率均高于触诊引导组(P均<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局部注射治疗RA手腕部腱鞘炎的疗效及安全性均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测定载银珊瑚羟基磷灰石(Ag+-CHA)人工骨材料的载银量并观察其与成骨细胞的相容性。方法将自制的珊瑚羟基磷灰石浸泡于相应浓度硝酸银溶液中制得不同浓度的载银人工骨材料,用等离子体质谱分析方法检测各载银材料的载银量;并将小鼠胚胎成骨细胞株(MC3T3-E1)种植于人工骨材料上,用MTT法、倒置相差显微镜、激光共聚焦等观察细胞在材料中的生长情况及其生物相容性。结果 10-2、10-3、5×10-4、10-4、8×10-5、5×10-5 mol/L浓度载银珊瑚羟基磷灰石材料的载银量分别为(4127.67±47.35)、(167.90±11.00)、(83.42±4.51)、(30.20±2.32)、(22.39±4.09)、(15.11±0.55)μg/g;MTT结果表明8×10-5、10-5 mol/LAg+-CHA及其他非载银材料对细胞无明显毒性,可诱导细胞迅速增长。镜下观察发现上述材料上的细胞形态正常,贴壁生长良好。结论低浓度载银珊瑚羟基磷灰石在诱导MC3T3-E1细胞的增殖方面性能优越,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作为抗感染骨替代材料。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三段式康复教育模式,探讨其对患者疾病知识及生化指标的改善效果.方法 85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与护理,43例)与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三段式康复教育,42例);统计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疾病知识掌握及自我管理行为情况.结果 干预后,患者疾病知识及自我管理行为评分较干预前显著提高,且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 三段式康复教育可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改善其自我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医院内卒中与医院外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时间的差异以及医院内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8年9月在浙江省71家医院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305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医院内卒中(101例)与医院外卒中(2949例)患者溶栓治疗各时间点的差异,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医院内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3个月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医院内卒中患者比医院外卒中患者的入院至影像时间长[53.5(32.0,79.8)min vs 20.0(14.0,28.0)min,P < 0.01]、影像至溶栓时间长[47.5(27.3,64.0)min vs 36.0(24.0,53.0)min,P < 0.01]、入院至溶栓时间长[99.0(70.5,140.5)min vs 55.0(41.0,74.0)min,P < 0.01]。在医院内卒中患者中,高级卒中中心比初级卒中中心入院至影像时间更长[59.5(44.5,83.3)min vs 37.5(16.5,63.5)min,P < 0.01],入院至溶栓时间更长[110.0(77.0,145.0)min vs 88.0(53.8,124.3)min,P < 0.05],但影像至溶栓时间更短[36.5(23.8,60.3)min vs 53.5(34.3,64.8)min,P < 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0.934,95%CI:0.882~0.989,P < 0.05)和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OR=0.912,95%CI:0.855~0.973,P < 0.01)是医院内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3个月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与医院外卒中相比,医院内卒中存在一定延误,未来需要建立更加流畅的医院内卒中溶栓流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杭州市余杭区前列腺增生的患病现状及相关治疗情况。方法:选择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10个社区580名中老年男性作为调查对象,将研究对象分成不同的年龄组进行研究。比较不同年龄段的IPSS评分、下尿路症状评分及下尿路症状的严重程度,对比不同年龄段的Q_(max)水平和前列腺体积,同时根据不同的诊断标准统计前列腺增生的患病率,并且调查相关的用药情况。结果:随着年龄的上升,男性人群的IPSS评分也随之上升,年龄80岁男性的平均IPSS评分高达(15.90±4.73)分;随着年龄的上升,下尿路症状中的尿道梗阻症状评分、膀胱刺激症状评分显著上升,且下尿路症状的严重程度逐渐提高;Q_(max)水平随着年龄的上升而降低,且Q_(max)水平15 m L/s的比例提高。不同诊断标准下的前列腺增生患病率存在差异性。用药情况中以5α-还原酶抑制剂类药物的使用率最高,α-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类药物、中成药的使用率也较高。结论:杭州市余杭区大部分中老年男性群体存在下尿路症状,且随着年龄的上升,下尿路症状越明显、前列腺增长的患病率越高,相关的用药情况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西红花水提液ig给予大鼠后的入血成分,初步揭示西红花体内潜在药效物质基础及主要入血成分的体内代谢过程。方法对照西红花ig给药前后的HPLC图谱,采用HPLC-DAD-ESI-MSn鉴定吸收入血成分及随时间变化规律。结果西红花中11个主要化学成分被鉴定,大鼠ig给药后发现4个吸收入血成分,包括1个原型成分和3个代谢产物,其中苦藏花素以原型入血。《中国药典》西红花质量评价指标西红花苷-I和西红花苷-II,在所有时间点的血浆中均未发现,而检测到的是西红花苷类化合物的代谢产物(西红花酸和西红花酸单葡萄糖醛酸结合物)。苦藏花素吸收入血后60 min达峰值,而西红花苷的代谢产物西红花酸在30、120 min出现"双峰"现象。结论吸收入血的苦藏花素和西红花苷的代谢产物可能是西红花体内发挥药效的潜在物质基础。该研究为更合理地选择西红花质量评价指标、完善西红花质量控制标准提供参考,也为进一步系统研究西红花体内药动学行为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钛金属微种植体支抗治疗成人骨性安氏Ⅱ类错■的临床效果。方法:94例骨性安氏Ⅱ类错■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46)和观察组(n=48)。对照组患者行口外弓支抗治疗;观察组患者行钛金属微种植体支抗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后拍摄头颅侧位定位片,测量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各线距及角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完成正畸矫治,侧貌观均有明显改善,患者对矫治效果相对满意。观察组矫治时间为(19. 4±3. 5)个月低于对照组矫的(24. 6±2. 2)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上颌磨牙向近中移动量(U6-Ptm)平均为(1. 24±0. 61) mm、(1. 72±0. 49) mm;上颌中切牙收量(U1-Ptm)平均为(9. 30±3. 31) mm、(4. 49±3. 53) mm,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治疗前后上下切牙唇倾度(U1-L1、U1-SN、L1-MP)、覆盖(OJ)、覆■(OB)变化量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成人骨性Ⅱ类错■运用钛金属微种植体支抗治疗对前牙内收效果更佳,患者侧貌观得到明显改善,缩短矫治时间,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浙江省院前急救医疗服务(EMS)是否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的预后相关。方法: 回顾性分析浙江省70家医院中行静脉溶栓治疗的2123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通过急救车途径到达医院急诊室分为EMS组(808例)和非EMS组(1315例)。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2分及以下定义为预后良好。比较EMS组和非EMS组起病至溶栓时间(ONT)、起病至入院时间(ODT)、入院至溶栓时间(DNT)和预后的差异,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患者3个月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与非EMS组比较,EMS组年龄更大、病情更重、合并心房颤动病史比例更高(均P < 0.05),两组ONT、ODT、DN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EMS与患者3个月预后良好无相关性(OR=0.856,95%CI:0.664~1.103,P>0.05)。结论: 目前EMS途径尚不能缩短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患者的ONT等,也未能改变其3个月预后。  相似文献   
10.
在医学教育中,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非常重要,医学院校应加强对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现报告我院对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和激励机制的建立与实施,并对其工作进行解释和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